今年的春耕備耕中,無論是農資調運供應的速度,還是農機裝備升級改造的精度,都發生了全新的變化。下面我們就跟隨記者到各地去看一看。
眼下江西1800多萬畝早稻的春耕備耕工作正有序開展。在安義縣綠能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,寧江正帶著社員平整秧田,拌種育秧,對于今年的收成他信心滿滿。
江西南昌安義縣綠能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?寧江:去年我了解到有種糧大戶種的是贛菌稻1號,它的用肥比我們常規稻的品種少,產量又比我們高,結果一打聽他們是通過大數據推薦的,所以我打算今年的田,全部用上大數據推薦的品種。
為精準指導農民科學選種,合理用肥。江西省供銷部門開發了數字供銷智慧公共服務平臺,有了這個信息平臺,江西每個地區適合種什么品種的水稻,每年產量怎樣都有了一個實時的數據庫。
記者:我身旁的這塊大屏幕就是江西數字供銷智慧公共服務平臺。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全省100個縣區的農戶選購種子化肥等農資的實時數據,同時平臺通過數據的分析,還可以為農戶提供科學的用肥、用種的數字套餐,讓春耕更精準更高效。
江西省供銷電商大數據平臺市場部主任?王景尖:目前我們覆蓋到了全省3000多個鄉村網點,我們每天有上千噸的農資通過平臺運送到農戶的手中。
來源:央視朝聞天下